这才是中国人应该追的男女天团!
2019-07-29 17:14:33 1310阅读 发布地区:

来源:新华社


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

800多名热血青年

从祖国各地齐聚哈尔滨工业大学


1.jpg


彼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管理

开始肩负起推动旧教育制度改革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使命


而这支平均年龄

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

响应国家号召

心中怀着建设新中国的愿望

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

及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就是后人常常提起的

哈工大“八百壮士”


2.jpg

20世纪50年代,新调入哈工大物理教研室的25名青年教师。


8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哈工大“八百壮士”代表秦裕琨

仍清晰记得刚抵达哈尔滨时的场景

他和同学们出了车站

哈工大一名教师

带着当时学校仅有的交通工具

马拉平板车

接他们到学生宿舍

这是他从没见过的场景


3.jpg

1954年,秦裕琨(前面左三)就读哈工大师资研究生期间与同学们合影。


当时哈工大规模小、专业窄

教师和学生也很少

只有两三栋教学楼

出门就是马路

因此被称为“马路大学”

学校周边一片荒凉


4.jpg


冬天低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

30多人挤在一间宿舍

暖气常常不足

伙食上缺肉少油

经常有人吃不饱、营养不良


5.jpg

哈工大教师为学生授课。


“八百壮士”中

大多数人来自南方

他们放弃了安逸的生活

来到气候严寒的祖国北疆


“条件再艰苦,

我们都不以为意,

而是一门心思搞研究、教学生。

来到哈工大的第二年

秦裕琨就参与组建了

我国最早的锅炉专业


6.jpg

 1953年6月,哈工大制图教研室全体教师合影。


作为学校培养的师资研究生

他们白天跟着苏联专家学习

晚上复习消化、为本科生备课

还自发组织翻译、编写教材

为哈工大和全国高等教育界

创设了一批新兴学科与专业


7.jpg

哈工大教师翻译的教材。


这800多名年轻人

成长于战火硝烟之中

经历过颠沛流离

深知国仇家恨


直到新中国的曙光升起

随着一声令下

他们毫不犹豫

献身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


在他们心中

振兴国家就是最重要的抱负


8.jpg


20世纪50年代末

随着苏联专家陆续撤离

哈工大一度出现“教授荒”

“八百壮士”迎难而上

承担起全部教学科研任务

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