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将来也是BAT的?
2018-05-08 14:41:00 1211阅读 发布地区:昆明市盘龙区

 

丁磊养猪,马云也养猪了。虽然有人说阿里的人工智能养猪是噱头,但是这个AI技术切切实实的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和降低死亡率。

 

网易丁磊养猪是7年前就开始了,马云的阿里介入养猪业是一个月前,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宣布合作,通过阿里ET大脑实现AI智能养猪。在养猪这个“传统”行业里面,互联网公司的渗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电商阶段,而是已经介入了最源头的生产。结合BAT互联网巨头在媒体、零售和智能出行等领域的收割,我们不仅要想,“猪,将来也会是BAT的吗?”

 


养猪产业市场巨大

 

我们大多数人看不起养猪行业,但是你知道吗?猪肉的市场规模是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的两倍还要多。

 

中国人每年吃掉6-7亿头猪,按照每头200斤,每斤15元的价格估算,中国的每年消费掉至少1.8万亿的猪肉(2015年有数据统计是1.4万亿)。而我国2017年智能手机的总销售额约7000亿,猪肉市场是手机市场的两倍多。


 

行业门槛“高”

 

市场巨大,但是养猪行业并不好进入,原因也并不是养猪行业“土”或者脏乱差,而是条条框框太多。

 

丁磊在今年的两会上就对养猪行业的现状感慨道:“互联网创业是很容易的,非互联网创业太难了。我们公司去农村养过猪,等你看完关于申办一个养猪场的所有法规以后你会发现,你根本办不了一个养猪场。”7年前丁磊是盖了100多个章之后终于可以开始养猪了,农业领域类似的条条框框太多了。

 


在丁磊看来是条条框框太多,而在另一位“务实”且“擅长盖章”的原首富王健林看来是这个行业根本不赚钱。

 

2014年12月1日,万达集团和国务院扶贫办、贵州省扶贫办与贵州省丹寨县签订扶贫协议,以“企业包县,整体脱贫”的创新模式,使丹寨整县脱贫。养猪是其中重要一项,万达的目标是30万头,投资数亿元。然而一年之后,王健林还是放弃了养猪,原因是:“当我们调研了国内的5大养猪企业发现,都没有挣钱的,基本是一年挣一年赔,那十年下来不就为零了吗?没有利润,怎么搞下去?”。最后这个扶贫变成了特色小镇地产项目了。

 


目前国内养猪市场的格局

 

IT行业认为条条框框多,地产业认为不赚钱,那么养猪行业的现状如何呢?

 

中国养猪业年出栏近7亿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养猪大国。但我们的生产端是数量庞大的中小养殖户为主:全国共有5000万个养猪场,其中年出栏量50头以下的散养农户占了4800万家。我国的养猪龙头企业:温氏股份(下文简称温氏)、牧原股份、雏鹰农牧、正邦科技2016年生猪出栏量分别为1713、311、247、226万头,加起来占全国总量的3.64%。

 


网易和阿里在这个行业是什么量级呢?

 

网易味央目前已经有两个基地,浙江安吉基地目前的产能是年出栏2万头,江西高安基地的年出栏量是15万头。

 

阿里合作的四川特区集团隶属于华西希望集团, 源头是刘氏四兄弟的希望集团。四川特区集团采用的是“公司+农户”模式,目前出栏能力是200万头。同阿里合作后,预计2020年出栏量达到1000万头。

 


时代给与互联网企业的机遇

 

尽管互联网企业在养猪生产端的渗透率远远不如销售端,但是时代给了互联网企业向农业上游渗透的机遇。

 

1. 新技术优势

 

养猪的四个核心环节:育种、繁育、饲养和疾病防疫。在这四个环节中,抛开育种不谈,繁育、饲养和疾病防疫中,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

 

(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在养殖行业的应用示意图)

 

牲畜的智能穿戴设备主要在耳朵、脖子或者尾巴上。这些设备可以通过上面的探测装置去探测牲畜的核心体温、活动量、位置信息、心率、血氧饱和度、PH值和反刍等信息。这些信息会通过设备上的发射器用无线通讯技术,把这些信息实时地发送到云端服务器。在云端服务器上,智能运算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把这些“枯燥”的数据变成直观的信息,比如可能生病的预测、发情期到了、没有吃饱、活动量等等。然后再把这些信息实时的发送到农场管理人员的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上,亦或者发送到牲畜的智能穿戴设备上。

 


阿里的ET大脑则是通过另外一套人工智能技术:视觉识别、红外测温和语音设别。视觉识别主要通过摄像装置实时分析猪群的活动情况,通过对图片和视频的智能分析,从而得到猪的数量、行为特征、体重、进食、运动等信息。红外测温可以通过红外探测装置实时(或分时段)收集猪的体温数据,通过对体温数据的变化来提前预报猪的病情。语音识别则是通过对猪的咳嗽等行为判断是否患病,做出疫情预警,还可以通过识别小猪的尖叫声及时解救被母猪压住的小猪。

 

这些技术应用的直接结果就是在繁育阶段提升PSY(即一头母猪一年提供的成活仔猪数),在饲养阶段降低FCR(料肉比:指饲养的畜禽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和在疾病防疫中降低死亡率和降低抗生素使用量。

 

阿里和特区集团合作项目的负责人称,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把PSY提升到32。目前国内PSY平均不到20,温氏和牧原的在24。再结合肉料比、死亡率、减少用工(网易安吉基地6人可以管理2万头猪)等方面,智能技术将会给企业带来大幅度成本的降低。

 

2. 产业链优势

 


互联网巨头在电商和新零售领域的布局为其渗透上游提供了产业链的优势。

 

阿里集团在零售领域的优势自不必说,我们看网易味央。

 

2017年4月,网易味央1.6亿的A轮融资,由美团点评、创新工场领投,京东战略投资。网易并不缺钱,之所以引入战略投资,是为了在产业链上布局。跟美团点评合作,显然是为了在餐饮方面的发展。跟京东合作,则在冷链物流和电商方面有了强有力的补充。美团点评和京东又是腾讯系,这也会为网易味央带来社交流量上有优势。 

 

3. 农业转型,市场转型优势

 

农业转型是指农业生产不再是单一的生产功能,农业本身有环保功能、景观功能和教育等功能(自带IP的)。

 

现在的规模化养猪行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据统计,每头猪每天大约生产5.5L排泄物,每年大约排泄9.53kg的氮,一个万头猪场每年至少向周围环境排粪便1.38万吨,平均每日排污水210t,排放的恶臭高达230余种。除此之外,排泄物中还有抗生素残留等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是后期进行净化处理,另一种是通过合理降低养殖密度、改善养殖环境、采用种养结合。

 

在解决污染问题时,有些投入看似增加了成本(也有降低成本的可能),但是却能带来除环保之外更多的收益。网易味央直播自己的养猪场,抛开猪上马桶、听音乐和喝过滤后的猪尿这些噱头不说,这其实是把本来养猪行业的环境处理负担变成了具备传播性的有趣内容。农业企业IP化,这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

 

农业转型再结合市场转型,市场转型也就是通常讲的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了,我们吃猪肉不仅看中食品安全,更看中口味和品质。

 

农家散养猪肉或者小时候的猪肉香,是有科学道理的。猪肉的香味跟风味物质、肌间脂肪、红肌纤维等都有关系。要提升这方面的品质,现在主流的工厂白猪养殖模式在这方面并没有优势。互联网企业同一起跑线的机会。

 

现阶段,仍有一定限度

 

机遇摆在了面前,但是行政条款、土地关系依然是互联网企业的弱项,互联网企业向养猪业的渗透,仍有一定限度。

 

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对养殖业会有所帮助,但是考虑到投入和产出,现阶段,对于养殖业整体的提升或许在成本节约10%或利润提升10%左右。因此这些新兴的技术会是未来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现阶段不会是主导技术。

 

互联网企业的产业链优势主要是体现在高品质猪肉和中高端消费市场,这是一个增长的市场,但不是主流。目前主流大众依然是平价猪肉消费,大众购买依然是菜市场和平价超市,而在这个市场上,互联网企业的产业链优势并不明显。

 

不管如何,在这个传统甚至有点“土”的养殖业,已经开始有互联网公司的身影,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说不定猪将来也是BAT的。